想轉職嗎?
轉職的考慮點是什麼?
應該要選A or 選B 公司? or 不要走?



你的舒適圈有多大?

http://marketing.chinatimes.com/ItemDetailPage/MainContent/05MediaContent.aspx?MMMediaType=RUN_PCMG&offset=12&MMContentNoID=44754

RUN!PC 月刊 文/鄭錦翬(優駿企管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7/10/2
【字體】放大 | 正常 | 縮小
最近有兩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面談,一位是最近經常換工作的A君,另一位B君正計畫離開已經服務了十幾年的本土企業。A君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他的工作能力很強,幹練的外型及辯才無礙的表達能力總讓他輕易通過各種面試難關,取得面試主管的青睞,但是自從離開服務七年的外商企業後,最近幾個新的工作卻都待不到一年。公司制度太差、工時太長、地點太遠、主管太囉嗦、同儕太冷淡、部屬太懶散…都是他必須積極尋找下一個工作的理由。

 

B君在本土的龍頭企業已經服務十幾年,從基層員工做到中階主管,幕僚職跟業務職都經歷過,四年前更是主動向公司毛遂自薦加入新事業開發部門,雖然每一個新職務充滿挑戰性及挫折感,他仍然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透過友人介紹,我向B君轉達另一家外商集團新成立的子公司有意延聘他擔任高階主管的訊息。面談時,我詢問B君打算如何面對企業文化衝擊的問題?他微笑回答:「我的舒適圈還挺大的,對於新的環境及工作壓力總能找出因應之道…」

 

參加過卡內基訓練的朋友可能對「舒適圈(comfort zone)」這個名詞不陌生。在心理學有一個觀念叫做「舒適圈」,意指所有的人都活在一個無形的界限之內,待在界限裏的人們會感到很舒適。一旦踏出界限時,就會感到不舒適,很自然地想要退回到界限內。

 

A君為自己的理想工作設定許多界限,使得工作機會越挑越少;B君雖然已是職場老手,卻選擇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可能性,每一次面試都會做足準備全力以赴。

 

A、B兩人先後被推薦到同一家企業面試,徵才企業的人資主管表示,A君雖然過去的工作經驗較接近他們目前的需求,但是談及近年來的工作貢獻卻鮮有突出的表現及開創性的專案管理成果,而且看不出他積極爭取這個工作的態度,讓徵才企業有所猶豫。B君雖然沒有外商經驗,但平日多主動涉獵國外相關產業的最近報告,並將心得整理後跟業界好友分享,也建立他的人脈及專業口碑。新成立的子公司需要許多新資源的投入,積極開創的態度,豐富經驗值和人脈,成為B君雀屏中選的主要原因。

 

與其抱怨工作一成不變沒有遠景,或者終日憂心自己的職位隨時會被取代,還不如及早走出自己的舒適圈,才能處處如魚得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rrett14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